前阿里CEO卫哲正式加入圣湘生物,使得这家体外诊断公司在市场上获得了不小的关注度。卫哲加入后不久,圣湘生物抛出了一则并购方案,拟布局生长激素业务。圣湘生物最新公告显示,拟以8.075亿元收购中山未名海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海济”)100%股权,中山海济主要产品为人生长激素,包括短效粉针、短效水针。在生长激素赛道卷向长效水剂的现在,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山海济可能面临产品结构不够完善的挑战。此外,此次并购存在溢价,标的评估增值率为212.64%。业绩持续走下坡路的圣湘生物,能否靠此次并购提高公司竞争力,仍是一个未知数。
拟收购中山海济100%股权
圣湘生物表示,此次收购是为了积极落实国家关于儿童健康管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号召,同时利用公司在体外诊断领域以及中山海济在生长激素领域的业务优势,促进公司在“诊疗一体”的综合战略布局,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资料显示,中山海济一直从事基因重组产品及生物制品的研发和生产,主要产品为人生长激素。
不过,目前生长激素赛道的竞争日趋激烈。有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粉剂在使用前需要进行调配等,如今水剂更具有竞争优势,正在逐渐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而水剂的竞争未来极有可能是长效制剂的竞争。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短效水剂和长效水剂在药物作用持续时间、给药频率和价格等方面存在区别。短效水剂是普通制剂,药物作用时间短,通常需每天注射一次;长效水剂是缓释制剂,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能持续发挥作用长达一周左右。短效水剂需每天注射,给药频率高;长效水剂每周注射一次,给药频率低。价格方面,长效水剂因生产成本和技术要求高,价格相对较贵;短效水剂价格相对较低。
邓勇进一步提到,金赛药业等企业在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较高;中山海济只布局短效产品,产品种类相对单一,长效产品市场增长较快,其可能面临产品结构不够完善的挑战。
评估增值率超2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收购存在一定溢价。
公告显示,截至评估基准日2024年5月31日,中山海济股东全部权益账面值为2.59亿元,评估值为8.1亿元,增值5.51亿元,增值率为212.64%。
1月12日晚间,圣湘生物发布关于收购股权的补充公告,对中山海济的财务数据进行了更新。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中山海济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3.5亿元,对应实现的净利润约为4826.38万元;2024年1—5月,中山海济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2.08亿元,对应实现的净利润约为3957.82万元;2024年1—11月,中山海济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4.08亿元,对应实现的净利润约为1.05亿元。
圣湘生物提示风险称,因本次收购股权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本次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预计将形成一定金额的商誉。本次交易后,公司将与标的公司全面整合,确保标的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以及长期稳定发展的能力,但如果标的公司未来经营活动出现不利的变化,则商誉将存在减值的风险,并将对公司未来的当期损益造成不利影响。
投融资专家许小恒表示,上市公司高溢价并购会推高账上商誉,而商誉一直被认为是绞杀公司业绩的“杀手”,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公司埋下隐患,需要警惕因标的经营情况不达预期而产生的商誉减值风险。
此外,此次交易存在业绩承诺。股权转让方承诺标的公司2025年度、2026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4亿元、1.8亿元。
业绩连续三年下滑
抛出并购计划的圣湘生物,曾在2020年受新冠核酸检测试剂业务的影响下狂赚超26亿元。达到业绩巅峰后,公司归属净利润在2021—2023年已连续三年出现下滑。
财务数据显示,2020—2023年,圣湘生物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47.63亿元、45.15亿元、64.5亿元、10.07亿元,其中2023年营业收入出现锐减;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26.17亿元、22.43亿元、19.37亿元、3.64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圣湘生物归属净利润也出现下滑。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圣湘生物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10.33亿元,同比增长63.24%;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1.95亿元,同比下降34.8%。
为减少对新冠核酸检测试剂业务的依赖,圣湘生物近年来一直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诸如,2023年5月9日,圣湘生物公告称,公司拟与关联方共同投资设立湖南圣湘安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进一步完善公司在免疫诊断尤其是化学发光领域的综合战略布局。时隔一年,圣湘生物再度公告称,公司拟与关联方共同投资合资公司湖南圣微速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聚焦于快速药敏检测领域。
在圣湘生物看来,此次收购的标的中山海济在重组蛋白、多肽技术平台以及其整体工业微生物、合成生物学方面已具备一定产能,可以与公司在功能性生物医学产品领域形成上下游合力发展。未来,公司将结合双方优势继续为生长激素在研项目提供技术支撑与协同创新,在诊断检测领域的专业能力也可为生长激素产品的持续优化与迭代提供必要的验证与反馈支持。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4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
下一篇:返回列表
1月10日至11日,第三届新物种进化大会暨2025洪山溪山天使年会圆满举办。...
2025-01-12 21:54:29
最新一周,出海领域发生哪些大小事? 海外资讯 1.美国最高法院最快下周裁...
2025-01-12 21:15:59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2025年蛇年新春,将是首个非遗春节。马蜂窝大数据显示,...
2025-01-12 21:02:13
2024年11月28日,2024上海体博会盛大开幕。上海体博会也是国内首个将...
2025-01-12 20:31:51
? 作者:胡继业,韩亦舜(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教授) 电能是工业的动力...
2025-01-12 18:36:09
1月10日晚间,经过超过一年的酝酿,东阿阿胶发布了《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2025-01-12 18:20:55
新春佳节将近,职工们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2025年1月11日,在充满节日...
2025-01-12 17:43:58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
2025-01-12 16:55:49
《“卡西欧杯”家庭大奖赛》《今夜星辰》《快乐大转盘》《智力大冲浪》《相约星期...
2025-01-12 16:23:12
警察辛苦勘察得到的“一丁点”生物样本,如何能在检验人员手里更快速地指明真相,...
2025-01-12 15: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