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齐芳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联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过对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云南大理鹤庆县龙潭遗址的多学科综合研究,首次在东亚地区发现特征明确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基纳技术体系。基纳技术体系与尼安德特人紧密相连,因此这一发现也意味着尼安德特人可能曾扩散到我国西南地区。相关成果4月1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周刊。
有评论认为,该发现不仅进一步填补了东亚旧石器中期技术体系的空白,更新了对东亚旧石器时代技术演化模式的传统认识,也为理解这一关键时期东亚古人类演化动态和格局提供了全新视角。
旧石器时代中期是人类演化史上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不仅见证了早期现代人、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等不同人群的演化及复杂互动历史,还记录了古人类石器技术行为上的重大变化和革新。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古人类石器技术发展缓慢,尤其是缺乏旧石器时代中期技术,并由此引发关于东西方古人类技术演化模式的争论。
龙潭遗址于2010年首次发现,并在2019—2020年度开展系统发掘。之前的研究显示,龙潭遗址年代距今约6万~5万年,龙潭古人类生活在开阔的森林-草原镶嵌景观环境中。文章的共同第一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李浩介绍,此次研究发现龙潭遗址石制品组合表现出典型的基纳技术特点——有组织性地剥取厚石片作为工具毛坯;有选择性地使用软锤和硬锤进行基纳刮削器刃缘修理,并依次产生凸型修疤和凹型修疤;通过再修理策略,持续更新和维护刃缘,以延长基纳刮削器的使用时间;以再修理石片为毛坯制作小型工具,同时存在石片石核类型,表现出基纳技术体系中多层级分支化的消减策略。微痕分析表明,龙潭遗址基纳刮削器用于骨头、木头、兽皮等多种对象的加工处理,具有多功能性。李浩解释:“基纳技术是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最具代表性的技术类型之一,集中出现在距今约7万~4万年,是尼安德特人应对干冷环境的一种特殊技术适应策略。该技术此前在东亚地区并未有明确的发现和报道。”
近年来,我国其他地区也有少量有关旧石器中期技术的报道,不仅证实中国存在旧石器中期技术,也进一步揭示这一阶段石器技术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龙潭遗址基纳技术的发现和确认,从考古文化遗存角度为东亚古人类复杂演化格局增添了新要素和新内涵。”文章第一作者、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人类部主任阮齐军说,距今约30万年以来,中国境内可能并存多种类型的古人类群体,如夏河丹尼索瓦人、哈尔滨龙人、以许昌人和许家窑人为代表的巨颅人,以及沿用手斧技术的未知古人群等,上述不同人群共同构成东亚地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多线演化、复杂交织的人类演化格局。
研究人员表示,龙潭遗址基纳技术的发现,不仅极大拓展了该技术的时空分布范围,也为进一步理解尼安德特人在东亚的出现及其潜在时空分布提供了宝贵材料和线索,暗示尼安德特人有可能迁徙扩散至中国西南地区。“未来,对这一区域有望发现人类化石或基因线索的遗址开展系统发掘和研究工作,将为解译基纳石器的制作者提供直接证据。”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东数西算”新支点“中国算谷”正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3月28日,由中国网络视听协会指导,bilibili主办的第十二届网络视听大...
2025-04-05 13:11:33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多个行业有望受益于量子传感创新。...
2025-04-05 12:59:24
说起描摹清明场景的绘画作品,很多人往往会想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描绘...
2025-04-05 12:02:47
3月底,阿奇立克/倍科母公司考奇耐用消费品集团总裁FatihKemalEbi...
2025-04-05 09:15:33
在河北雄安新区,年轻小伙孙恺泽作为城市体验官正通过直播向网友展示“挑战100...
2025-04-05 08:38:08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一组数据吸引社会目光:当前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409...
2025-04-05 07:53:05
,近期私募基金发行明显回暖,“秒光”产品再现。记者调研了解到,一些知名量化机...
2025-04-05 06:36:21
年初掀起的DeepSeek风潮,让人工智能成为近日上市险企年度业绩发布会上的...
2025-04-05 05:02:07
近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批准甘肃省新增设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涵盖装备制...
2025-04-05 04:08:06
A股市场近日成交量跌破万亿,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在清明节前的最后一个出金日...
2025-04-05 01: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