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水稻的发源地,而海南是水稻的故乡之一,这里生长着很多为我国水稻育种做出重要贡献的野生稻资源。坐落于海南三亚崖州湾的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是一个同时拥有现代科技和千年野生资源的“神奇宝库”。
近日,记者走进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钱前,以及长期从事野生稻搜集、保存和利用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郑晓明。
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从2021年开始筹备建设,面积180亩,可以容纳4万份野生稻资源,是全球最大的野生稻种质圃。自建设之初,就同步开始在这里保存野生稻,目前已经活体保存了1万多份野生稻资源。
“和种子相比,活体野生稻的生物多样性、遗传基因丰富性等更好,因此活体保存一直都是最好的保存方法。”钱前说。
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分为物种展示区、一般物种保存区、特殊物种保存区、鉴定评价区、繁殖更新区、原生境模拟监测区和创新利用区等7个区域,能完成种质资源从收集、保存、保护到后期利用的全过程。
53年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带着团队,在海南发现了一株“野败”野生稻,开启了我国杂交水稻的育种之路。钱前介绍,在人类长期的驯化和选育中,栽培水稻的遗传基因会出现明显的同质化,丰富性和多样性变得匮乏。“表面上看,它们的产量更高,甚至品质也更好,但长远看,它们实际上缺乏应对风险的能力,也缺少大幅度提升的空间。比如某种新的病虫害,可能会给这些同质化严重的水稻,带来严重威胁。”
“有些野生稻我们需要它的种子,就会收集一部分;有些不需要,只是保存资源,就会定期给它们‘理发’,将长高的野生稻剪短,过一段时间它们还会再长起来。”郑晓明长年从事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搜集、保护和利用工作,圃中有许多材料,都是她搜集而来,她告诉记者,在这里,科研工作者们不仅要收集保存野生稻种质资源,还要给它们“做体检”“画画像”,将种质资源的全貌展示给育种专家,帮助专家们做出抉择。
“我们经常说要让种质资源再立新功,不仅是保存,而且要能够集约化地、现代化地、高通量地去挖掘种质资源。”郑晓明说。
在这里,现代技术与流传千百年的野生资源碰撞出了绚丽的火花,这座“神奇宝库”也将帮助育种专家们书写一个又一个新故事。
监 制:战钊 邬震坤 王丽娜
记 者:宋雅娟 肖春芳
文案整理:谢芸
航 拍:周怀宗
资料统筹:刘 记 张宇航
鸣 谢:中国农业科学院办公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盐城医保聚力“三精”,优化异地就医服务再出发...
下一篇:返回列表
emsp;emsp;10月14日,市民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的崔家窑湿地...
2023-10-14 18:50:04
10月11日,第九届HAOMOAIDAY如期而至。本次HAOMOAIDAY以...
2023-10-14 18:46:23
地下排水管网建设,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 城市排水系统作为城市基...
2023-10-14 18:43:48
10月13日,贵州省遵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遵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13...
2023-10-14 18:33:55
10月12日,汉王科技正式发布汉王天地大模型,涵盖古汉语、法律、教育、办公等...
2023-10-14 17:49:37
中国国际热作产业大会暨第七届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近日在茂名举行。 会上,广...
2023-10-14 17:44:03
“好五金·金利造”肇庆金利高新区五金产业专场推介活动,近日在第133届广交会...
2023-10-14 17:33:51
广东东莞市16日召开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东莞市推进中小学...
2023-10-14 17:33:31
“我要造个机器人!”——这是沈阳市铁西区广全学校小学部二年级学生黄鑫达参观一...
2023-10-14 17:22:10
广州市白云区龙归街2023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于14日召开,会上对龙归街20...
2023-10-14 16:41:03